1986年建成投用的330千伏段莊(扶風段家—興平莊頭)I回線,是過境楊凌的第一條超高壓輸電干線,這條輸電線成為楊凌群眾生產生活的能源主動脈。然而,隨著楊凌城市建設的發展,遷改這條使用年限久遠、設計標準偏低、線路老化嚴重的330千伏段莊I回線,顯得尤為迫切。
規劃的城市道路無法筆直修建、重要的科研基地不能及時開工、駐區的企業工廠難以按時生產……如何解圍被高壓線“箍住”的農科城,成為楊凌示范區打破城市發展桎梏的焦點。
隴海鐵路楊凌段停電4小時
2016年11月15日14時,距離隴海鐵路楊凌段停電還有一個多小時,在場的工作人員已全部就位待命,準備停電后的搶修。
這次停電,是33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遷改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之后的3天時間里,每天停電一小時,成為工人們能夠按時完成跨隴海線安全作業的重要保障。
而這來之不易的4天“停電權”,是遷改工程負責同志花費了兩個月時間,不間斷忙碌奔波爭取來的。為確保鐵路部分輸電線路遷改工程能夠按時進行,項目負責同志跑遍了寶雞5個段、西安局5個對應處室以及安全監督室、總工辦、施工辦、工管所共計14個部門,拜訪了40多人,參與審核簽字37人,各種資料審核53次,共蓋處級以上單位公章12個。
從2017年3月17日到5月15日,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項目建設者就完成了跨越隴海鐵路段、楊凌貨場、省果業局果品分選基地等項目選址內的舊線路拆除工作。今年7月8日,330千伏段莊I回線遷改工程全線竣工。
“讓路”小麥育種
當科研成果與遷改工程不期而遇,誰來“讓路”,是一個難題。
33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遷改項目沿途穿過一塊麥田,但這塊麥田可不是普通的莊稼地。“這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輝教授的試驗田,這塊地可是他的‘心頭寶’。”楊凌示范區住建局副局長田文志向記者解釋道,為了確保小麥全部收割完畢,他們先后更改了兩次時間。
在崔東溝和元樹村,330千伏遷改工程施工后,需要占用當地近10畝的土地,其中大部分還是有效用地。為了不影響村民的正常生活和勞動,楊凌示范區住建局要求施工隊采用“螞蟻搬家”的方式施工,禁止大型機械進村毀壞土地,對于村民的訴求要耐心聽取,除了進行清賠之外,還提前對賠付面積內的經濟作物采取保護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
此外,楊凌示范區住建局將330千伏線路遷改項目列入“三項機制”考核項目和“追趕超越”工作計劃中,倒排工期,徹底清除重點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障礙,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矮倉庫“長個子了”
10月19日一大早,記者來到位于楊凌示范區工業園區內的陜西天科塑業公司。這是一家以高科技新型環保塑膠管道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此前,由于高壓線“壓”在公司倉庫頭頂,存放管道的倉庫最高只能修至4米,是名副其實的“小矮人”,多余管道無處安放成了企業最大的困擾。
“如今舊線拆除了,我們打算修建一個12米的庫區,徹底解決管道的放置問題。”提起遷改工程帶來的影響,公司總經理郝永利激動地說,遷改工程實施后,又為公司騰出了18.39畝的用地,這給企業未來擴建提供了基礎保障。
一條高壓線,遷出為民情。33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的成功遷改,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精神,既順應了當地群眾的熱切期盼,更彰顯了楊凌示范區的實干精神。這條高壓線遷改給農科城帶來的變化,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