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碳排放—氣候變化—全球性災難。
打破這一鏈條的唯一出路是:從現在開始,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但誰應當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這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氣候變化對策,既是科學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縱觀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西方國家的工業化帶來。基于公平原則,造成這一后果的西方國家,應首先承擔起更多責任。減排,不應成為限制發展中國家繼續發展的藉口。
當然,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中國也將承擔起“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目前,中國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0%。
中國已在努力,避免重走西方工業化的污染老路。
在這場中國必須參與的“全球碳戰爭”中,中國的主要能源供應部門“電力”,以及主要工業部門“鋼鐵”,將扮演重要角色。
因為,中國8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燃煤,超過50%的煤炭又用于發電,而超過70%的發電量用于工業。其中,鋼鐵業為四大高耗電行業之首。
11月26日,中國五大電力集團之一,華能集團邀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教授,作了一個題為“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及對我國的挑戰與機遇”的講座。
當天,中國公布了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將其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
“講座的目的是,幫助員工學習了解低碳經濟發展狀況,并促進公司清潔能源的發展。”一位華能集團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華能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同時,也將通過綠色煤電(IGCC)及碳捕獲(CCS)等技術,力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中國8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燃煤,而超過50%的煤炭消費用于火力發電。在中國的減排大計中,包括華能在內的傳統火電企業責任重大。
而新能源替代和清潔煤技術,已成為華能這樣的“碳排大戶”,向低碳轉型的兩種主要途徑。除了不斷提高燃煤發電的能源效率,各電力集團都在主動調整電源結構,增加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再可生能源比例。
追逐“零排放”
用“零排放”的新型能源,取代燃煤發電,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國家電監會研究室研究員吳疆表示,新能源技術應用,以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直接替代常規化石燃料,不僅能效接近百分之百,而且直接污染物排放趨近于零。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中電投總經理陸啟州也表示:中電投今年火電投資比例已從原來的70%-80%下降到44%,而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投資比例大幅上升至56%。
據本報了解,目前,各電力集團都正在加緊制訂的“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最核心的部分正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并逐步降低火電比例”。
其中,風電發展最為迅猛,連續三年增長速度都超過100%,各電力集團也加快了“跑馬圈風”步伐,紛紛提高了風電計劃裝機比例。
以華能集團為例,華能酒泉風電基地一期于今年8月份開工建設,是該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十一五”38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中規模最大的風電場,總裝機50萬千瓦,計劃于2010年上半年建成投產,二期工程規劃裝機100萬千瓦,前期工作已在進行。
據上述華能集團人士介紹,華能酒泉風電基地150萬千瓦風電機組全部投產后,年上網電量32億千瓦時,這些與火力發電相比,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12萬噸,節水857萬噸,減排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337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25萬噸,減少向大氣排放粉塵1.5萬噸。
這與國家大力發展再可生能源的政策遙相呼應。根據最新規劃,到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以及核電總裝機容量將分別從3000萬千瓦、180萬千瓦和4000千瓦大幅調高至1億千瓦、2000萬千瓦和7000萬千瓦。
不過,在中國一次能源供應中,煤炭的占比超過70%(全球平均水平低于30%),而新能源存在規模化發展瓶頸,中國能源“煤炭當家”的格局,短期之內尚難改變。
因此,對于傳統電力企業來說,靠可再生能源替代減排,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火電企業仍需在改變燃燒技術上下功夫。
尋找“高效煤”
火力發電廠,是世界排放二氧化碳的最大行業,火力發電廠燃燒化石燃料后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燃燒同種燃料排放量的30%,大約占全球人類活動排放二氧化碳的24%。
由于中國火電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40%”,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本報。
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電力[2.04 -0.97%]裝機容量79253萬千瓦,而其中火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75.7%,導致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火電行業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除了直接排放污染物,火電發電的能效水平也較低(大約為38.5%,高達78%的能量損耗在這個環節發生),因此,降低火力發電比例,是促進節能減排效益空間最大的環節之一,同時也是國家完成2020年減排行動目標最為關鍵的領域。
“火電企業仍需在改變燃燒技術上下功夫。”在吳疆看來,化石燃料的新型燃燒技術,在現有基礎上降低能耗、減少排放的空間都非常大;而碳捕捉和封存技術,可直接減少污染物排放。
近年來,國家加快了火電廠“上大壓小”替代,關閉大量效率低、污染重的小機組。而新核準的火電項目,基本都為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和熱電聯產的環保機組,而電網企業的節能調度(越環保的機組,分配電量越多),也加快了發電企業小機組的關閉。
而從目前情況來看,最環保的清潔煤發電技術還數IGCC(整體煤氣化[24.18 2.03%]聯合循環發電系統)。據了解,其發電效率可達48%,脫硫效率達99%以上,同時收集與處理二氧化碳,被認為代表著未來清潔能源發展的主要趨勢。
今年7月,由華能集團牽頭的華能天津IGCC示范電站,在天津臨港工業區開工,目前該項目仍在建設階段,預計2011年建成投產發電。是國內第一家、世界第六家IGCC電廠。
據華能集團副總經理烏若思介紹,IGCC技術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使煤炭發電達到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污染物近零排放,二是大幅度提高煤炭發電效率。
除IGCC外,CCS也即碳捕獲與碳封存,也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向之一。但該技術尚處于研究開發和示范階段,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發也剛剛起步。
國內電力企業開展這項試驗的,仍為華能集團,這也是配合IGCC中收集與處理二氧化碳而開展的。在北京奧運會前夕,華能的IGCC示范工程、北京熱電廠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建成投產,成功捕集出純度為98%的二氧化碳,達到設計標準。
據華能方面介紹,該技術采用由華能控股的西安熱工研究院的技術,現二氧化碳回收率大于85%,年可回收二氧化碳為3000噸。捕集二氧化碳后,由精制系統提存成高純度的食品級二氧化碳,可用于飲料、食品行業。
突破“成本”瓶頸
不過,新能源技術、清潔煤技術和碳捕獲技術等,目前仍受到高成本的制約。
以風電為例,吳疆指出,與火電對比,風電的確具有無燃料成本的先天優勢的,但在目前上網價格高于火電54%的條件下,風電依然沒有財務方面的競爭優勢,關鍵原因還是“技術落后、粗放發展造成固定成本過高”。
在他看來,按照目前的發展狀況,我國風電基本不具備獨立生存、發展、競爭的能力,完全依賴政策扶持與多方利益輸送,一旦各種優惠取消,將喪失可持續發展動力。
林伯強也指出,國內的成本承受能力并不強,包括政府補貼能力、企業成本承壓能力和用戶電價接受能力,所以,對企業來說,在積極利用國內和國際各種補貼的同時,更重要是實現技術突破和降低成本,這樣新能源才有可持續發展動力。
“環保減排是時尚、高尚而昂貴的,發展新能源必須從環保減排總體戰略的高度,統籌考慮其開發利用成本、橫向比較成本、替代鎖定成本、壽命周期成本,最終不能突破社會承受能力的底線。”吳疆強調說。
而IGCC與CCS,目前,都還沒有商業化運營案例,其高昂的成本決定了目前并不具備商業化運營的條件。
林伯強直言,他并不看好CCS未來的開發前景。“首先是發電成本增加20%-30%,而國內電價機制決定其無法通過電價補平;第二,碳捕獲也是耗能行業,與節能相違背,會增加能源需求;第三,儲存技術很難解決,而如果產品直接用于其它行業,就存在是否真正減排的爭議。”
但他同時認為,作為技術儲備,國家仍然應該支持和補貼類似新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也應通過技術和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以使包括IGCC和CCS在內的減排技術能最終實現技術突破、規模化運營以降低成本,最終實現低碳發展。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