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析作為電力產業鏈終端的電力用戶,其需求結構的變化對供電企業的供應和小火電廠的生產產生的影響;制定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 用戶結構; 供電企業; 小火電廠影響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不斷加大,新興行業發展迅速,傳統行業改造升級,電力用戶結構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作為電力產業鏈終端的電力用戶,其需求結構的變化對上游供電企業的供應和小火電廠的生產有重要的影響。同時,電力改革進人實質性階段,作為聯系生產和消費的樞紐,供電企業的營銷、管理、服務、技術等方面離市場化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作為生產企業的小火電廠也面臨競價上網、環保等經濟的和行政的壓力。下面就這一系列問題做一些分析。
1電力用戶結構變化
隨著我國經濟和電力需求持續快速增長,”九五”期間在全國出現的電力供應緩和形勢從去年下半年起已開始由部分電網供應緊張、高峰時段局部拉閘限電所取代。盡管電力供應趨緊,但近幾年電力消費結構卻發生了一定變化:
1.1第二產業用電比重減少,但整個工業乃至第二產業占全社會用電的比重近幾年維持在70%左右,未來仍處于不低于50%較高水平。高耗電行業(如冶金、化工、建材)和傳統行業(如紡織、煤炭)用電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下降,低電耗、高附加值產業(如電子)的用電比重將相應提高。隨著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工業單位產值電耗還將進一步降低。但20年內,第二產業主要是工業仍將是我國電力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
1.2第三產業用電份額逐步上升,第一產業用電份額下降,且增速不同。第三產業用電比重由19%年的8.0%上升到2001年的11.2%。增速超過了10%;第一產業用電比重由1990年的5.0%下降到2001年的3.9%,增速約505%。
1.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尤其使居民生活用電的增長速度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但我們同時也應認識到,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農業人口占多數的大國來說,居民生活用電的增長會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出現突增的可能性很小,寄希望于居民生活用電的增長成為拉動電力需求保持高速度增長的主要動力是不現實的。
1.4從地區來看,東部沿海省份的用電需求仍然很大,而且有缺口,西部受電價升高影響,用電量將有所波動。加人WTO后,受進口產品增多的影響和內需仍顯不足的制約,一些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地區用電增長將減緩。
2對供電企業的影響
用戶需求結構的變化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實施,將使供電企業的市場份額相應發生變化,電力用戶構成處在動態的變化中。這些對供電企業的傳統思維習慣、客戶關系管理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要求企業重視電力市場營銷分析,增強服務理念,在市場經營中規避風險,尋找和發現新的增長點和利潤點。
2.1具體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供電企業的市場風險加大。作為絕對的壟斷行業,電力系統可以獲取高額的壟斷利潤,而且近幾年電力供應一直趨于緊張,電力市場的風險不大。這使得企業普遍缺乏競爭意識和市場風險觀念,電力職工也不必考慮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問題,因為在壟斷的市場機制體制下,沒必要考慮、研究和分析市場情況,也沒必要分析和研究其市場環境。電力改革的實施和用戶結構的變化,使企業的細分市場發生了變化,并處于不斷的波動之中,直接影響企業的電力銷售和電費回收管理,使企業在購電和售電間的利潤更加不確定,電力企業必須面對逐步減小的市場份額和不斷增加的經營風險增力口。
2.1.2對供電企業的售后服務和客戶關系管理(CRM)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企業的競爭實質是服務的競爭。但電力企業往往都因為體制的原因缺乏服務的意識,其客戶關系也比較簡單,穩定。用電用戶結構變化,意味著售后服務日益重要:要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新型用電服務體系,積極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與服務,立足于快速化、保障化、簡便化、多樣化、情趣化的優質服務贏得市場。
同時,客戶關系管理更加復雜,將用戶的劃分成重點用戶、一般用戶和小用戶,分別加以管理。對有著越來越高生產要求的第二產業和人力密集的第三產業而言,良好的服務有利于提高電力形象,爭取穩定優質的客戶源,為以后的電力競爭打下堅實的市場基礎。
2.1.3對供電企業內部管理的影響。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管理的目的都是要創造盈余,提高生產率。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至今仍在運行的用電營業體制,集政企于一體,是辦事程序復雜、工作效率低下、服務方式簡單、營銷意識薄弱、部門之間不協調等”坐等”上門的用電管理體制。這些僵化的體制嚴重制約了供電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結合國家“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要求,供電企業要拓展用電MIS的功能,加速營銷環節電力化業務流程管理。建立業擴報裝及流程管理、需求預測、合同管理、負荷管理、工程管理、表計資產運行管理、報修投訴、劃賬付費等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
3供電企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1實施創新戰略
3.1.1觀念創新。供電企業要認清經營新形勢,樹立起電力營銷新觀念,盡快實現兩個轉變:
第一、思想觀念轉變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第二、以計劃用電為主轉變到以電力營銷為主的軌道上來。
供電企業的主要領導必須高度認識電力營銷是電力企業核心業務,在市場經濟中具有導向作用。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市場營銷的需求,加強對市場營銷的領導。
3.1.2市場創新。從當前看,市場創新的要點是:
1. 抓住國有重點大型企業和有效益的中小企業用電大市場;2、盯緊國家重點發展的鐵路、公路、住宅建設等產業,將是產生新的用電增長點的大市場; 3、開拓好城鄉居民生活、農村、三產等具有長期發展潛力、前景廣闊的大市場;4、開發能改善電網運行狀況,有利于環保和企業效益的低谷電消費市場;5、實施可替代能源競爭,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以電代柴工程的實施。通過市場創新,能夠在買方市場總格局下,挖掘局部性的賣方市場,開拓區域性的賣方市場,營造階段性的賣方市場。
3.1.3組織創新。要以消費者為中心,構建市場導向型的專業營銷組織機構一一電力營銷部。
1、自上而下地盡快改革不適應市場運行的機構設置,盡快將用電管理職能轉換為市場營銷職能。按照市場營銷規律,以市場為立足點,建立具有市場策劃與開發、需求預測與管理、業務發展、客戶服務、電力銷售、合同管理、公共關系與形象設計、用電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與咨詢等功能的市場營銷體系。
2、逐步建立知識結構合理,政治素質、營銷技能全面,能適應市場開發、引導消費和善于經營的營銷隊伍。同時,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使營銷人員的報酬與增供擴銷、電費回收、服務質量等營銷業績掛鉤。
初步建立市場化運營、法制化管理的市場營銷機制和客戶滿意率達95%以上的優質服務體系;五年內實現城鄉一體化管理,建立統一有序的市場營銷管理秩序;用十年時間,全面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化營銷管理體系。
3.1.4技術創新。首先,大力促進科技與市場營銷的結合,加快實施對電力市場營銷全過程的計算機網絡化控制與管理,開發符合市場需求和適應各供電企業自身特色的電力營銷軟件,促進營銷流程應用電子商務技術。第二,在縣、地供電企業現有營業管理信息系統基礎上,加速營銷環節電子化業務流程管理。建立業擴報裝流程管理,建立需求預測、合同管理、負荷管理、工程管理、表計資產運行管理、報修投訴、劃賬付費等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第三,建立省公司電力市場營銷綜合信息系統,提高市場營銷監控和決策能力;建立和完善需求側管理的負荷管理支持系統,為市場預測、營銷策略研究和負荷管理提供現代管理手段;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網絡系統,推進網絡電子付費方式,方便客戶交費和用電。通過與銀行計算機聯網,快速地回收電費,提高電費回收中的時間效應。最后,電力企業要多從長遠戰略考慮,主動研究用戶的用電產品,積極創造條件,與電氣產品制造企業聯手研制開發低耗能、受用戶歡迎的安全適用的電氣新產品。
4實施服務戰略
優質服務是供電企業整個發展戰略構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的品牌,必須把優質服務和不斷提高優質服務水平作為促進電力市場營銷的自覺行動,要有服務內容、業務流程的創新。優質服務戰術體現四個方面:
4.1提高服務水平一一提供高效方便的服務。視客戶為生命,體現在服務水平上,就是要向客戶提供高效率、不間斷、十分方便的服務。要不斷創新和拓展為客戶服務的功能,只需簡單程序和操作就能快速響應并滿足客戶的用電要求。
4.2注重服務時效一一提供快捷的服務。要實施全員、全天候、全過程的快捷服務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客戶辦事時間,要千方百計提高設備和線路的健康水平,做到有電供得出,供電可靠性高,電能質量高。
4.3增加服務項目一一提供主動、優惠服務。以優質服務為核心,在行動上首先要改變以往”人求于我”、”坐等上門”的工作作風,主動增加承諾服務的項目。其次要變”客戶找電”為”電找客戶”,千方百計讓客戶早用電,用好電。在積極主動服務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推出對供電企業和客戶雙方都受惠的服務項目。
4.4拓寬服務領域一一提供信息和社會服務。建立與客戶溝通的機制,向客戶提供用電安全知識、用電技術、用電政策和合理用電等方面的咨詢,通過媒體、營業廳宣傳,展示電力的潔凈、高效和方便的特點及對保護環境的好處,還可通過舉辦新型用電技術、安全使用電力及電氣設備維修的講座,幫助客戶合理節約使用電力,降低用電費用。通過優質服務,樹立了供電企業良好的形象,與客戶建立了一種共同發展的新型供用電關系,必然有利于促進電力消費。
5對小火電廠的影響
5.1有利因素
5.1.1首先,由于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南北互供,全國聯網”,各種能源的比價成為決定其前景的首要因素。在電力行業內部,由于水電長期運營成本低于火電成本,因而其發電量和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將穩步上升;而火電的比重雖然會下降,但由于我國用電需求加速增長,可是建設水電特別是大型水電投資大、工期長、資金回收慢、風險比較大,而且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產業化發展面臨技術、資金、市場、機制等各方面的障礙,因而未來很長一段時期我國仍將以燃煤發電為主,其絕對量還會繼續增加。
5.1.2其次,我國加人WTO后,隨著關稅減讓及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貿易壁壘的減少,煤炭在國際間流通更便利,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國內外煤炭市場趨于一體化,國內電廠特別是沿海電廠更有條件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尤其是在國內電煤運輸緊張、費用高昂的情況下,進口電煤將大幅增加。
5.2不利因素
5.2.1環保:近幾年來,雖然有一些小火電廠也進行了一部分的電除塵改造,但還有一部分小火電廠還在沿用那些落后的除塵方式。為此,這些企業每年都要向當地政府繳納相當數額的環保費用,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環保政策的力度勢必越來越大,因此,小火電企業在這方面的壓力也將會越來越大,甚至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達不到環保指標,就不允許生產。從國家近幾年來關停小造紙、小制革、小化工等”五小”企業來看,出現這種結局的可能性并不是沒有。
5.2.2規模和價格:眾所周知,水電項目投資時間相對較長,成本較高,但是,隨著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實施,水電的價格優勢將會轉化為市場的勝勢。由于關閉部分小火電廠,積極建設了一批大規模的電源項目,與之相比,小火電廠不具有規模優勢,在價格上必然不具有優勢。未來20年,每年需要2500萬千瓦左右的新增裝機容量,而目前中國每年新增裝機容量只有1200萬千瓦。以每千瓦7000元投資計算,這里每年需要1750億元左右的投人。而這批項目主要由五大發電公司、外資等投人巨資,規模大,價格低,由于實施競價上網,這些電力也將對小火電產生極大壓力。
6結論
綜上所述,用戶需求結構的變化,對供電企業的營銷、服務、管理等方面產生了深刻影響,對小火電廠也要從正反兩方面的因素來看待。這些都是研究供電企業和小火電廠的關系所必須注意的。
參考文獻:
2004年6期郭光華《現代教學與管理》理論縱橫.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