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從過去170多年的歷史長河,來回顧改革、理解改革、求解改革。面對中國改革的艱巨性,本書提出 “明道、樹勢、優術、抓時”四位一體的改革方法論,這也是作者從歷代社會經濟變革得失中汲取而來的經驗。
只有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治理邊界,才能真正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基于上述論點,《中國改革》從過去170多年的歷史長河,來回顧改革、理解改革、求解改革。面對中國改革的艱巨性,本書提出 “明道、樹勢、優術、抓時”四位一體的改革方法論,這也是作者從歷代社會經濟變革得失中汲取而來的經驗。提出了全方位聯動改革的設想,并據此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政治體制、法治建設、文化體制、對外開放、農村改革與城鎮化、要素市場、金融體制、國企改革與民營經濟、財稅體制、社保體制、醫療衛生體制、生態文明體制、教育體制及房地產等改革和發展議題,對各領域深化改革應取的理念和方向進行了探討,給出了行動建議。
希望本書能夠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更豐富的視角和思路,也有助于讀者更好地把握中國改革的發展脈絡和未來走向。
作者簡介:
田國強,華中科技大學數學碩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院長,美國德州AandM大學Chalk講席教授;首批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及國家特聘專家,長江學者講座教授;Frontier of Economics in China主編,《經濟研究》等刊物編委。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經濟理論、激勵機制設計、中國經濟、經濟體制轉型等,著作有《最優選擇與一般均衡》、《激勵、信息與經濟機制》等,在國際主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近80篇,國內期刊、報刊發文160多篇。
陳旭東,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院長助理。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經濟、經濟思想史、經濟史。曾在《比較》、《學術月刊》、《中國高校社會科學》、Frontier of Economics in China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一些文章被《新華文摘》、光明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網等全文轉載。
推薦閱讀:
田國強教授一直走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不僅在理論和政策討論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且在改革實踐中以他十足的正能量引領社會和同仁。過去三十余年的改革中,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基本哲學一直是“摸著石頭過河”,好在中國很幸運,始終順利成功。可是,到今天這個轉折口上,“摸石頭”越來越難以持續。田國強教授跟陳旭東研究員合著的這部著作正是“雪中送炭”,為我們更加主動、明確目標和方向的改革鋪路指引,這是關心中國發展前途和改革前景的同仁都應該細讀的著作。
陳志武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
本書的一個特點是歷史邏輯與經濟邏輯的交融。歷史邏輯將中國改革置入近170多年來的四次大變革圖景中;經濟邏輯則是運用現代經濟學分析中國改革路徑的形成過程。兩者結合,本書給出了一個中國改革內在邏輯的全面解讀,對思考和推進中國未來變革很有啟發。
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田國強、陳旭東二位的力作,大歷史、寬角度,縱橫交錯,把對改革歷史與現狀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的高度;講理論、重實踐,相形得益,把對改革問題的探討,建立在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之上。本書結構宏大,內容豐富,理論前沿,分析嚴謹,思想深刻,結論給力,故對所有關心改革者,該書均屬“必讀”之**。
王一江 長江商學院教授
本書是海歸之作。自近代中國留學潮以降,海歸向有深淺之分。本書作者無疑是“深海歸”:入外洋學海深,歸本土士林也深。本書分明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好領略作者歷經多年的思維對撞、融會和貫通,所練就的這門合成的經濟學功夫。其中*精彩的看點,是依托機制設計理論,對中國改革的歷程做出獨到的系統梳理與總結。
周其仁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